《人物志》效难第十一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盖知人之效有二难。有难知之难,有知之无由得效之难。何谓难知之难?人物精微,能神而明,其道甚难,固难知之难也。是以众人之察不能尽备,故各自立度,以相观采。或相其形容,或候其动作,或揆其终始,或揆其拟象,或推其细微,或恐其过误,或循其所言,或稽其行事。八者游杂,故其得者少,所失者多。是故必有草创信形之误,又有居止变化之谬。故其接遇观人也,随行信名,失其中情。故浅美扬露,则以为有异;深明沉漠,则以为空虚;分别妙理,则以为离娄;口传甲乙,则以为义理;好说是非,则以为臧否;讲目成名,则以为人物;平道政事,则以为国体。犹听有声之类,名随其音。夫名非实,用之不效,故曰:名犹口进,而实从事退。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;故名由众退,而实从事章。此草创之常失也。故必待居止,然后识之。故居视其所安,达视其所举,富视其所与,穷视其所为,贫视其所取。然后乃能知贤否。此又已试,非始相也。所以知质未足以知其略,且天下之人,不可得皆与游处。或志趣变易,随物而化;或未至而悬欲;或已至而易顾;或穷约而力行;或得志而从欲。此又居止之所失也。由是论之,能两得其要,是难知之难。

  何谓无由得效之难?上材已莫知,或所识在幼贱之中,未达而丧。或所识者,未拔而先没。或曲高和寡,唱不见赞。或身卑力微,言不见亮。或器非时好,不见信贵。或不在其位,无由得拔。或在其位,以有所屈迫。是以良材识真,万不一遇也。须识真在位识,百不一有也。以位势值可荐致之,宜十不一合也。或明足识真,有所妨夺,不欲贡荐。或好贡荐,而不能识真。是故知与不知,相与分乱于总猥之中。实知者,患于不得达效,不知者,亦自以为未识。所谓无由得效之难也。故曰:知人之效,有二难。

点击查看 面相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

  • 《人物志》体别第二

      夫中庸之德,其质无名。故咸而不碱,淡而不酉贵,质而不缦,文而不缋。能威能怀,能辨能讷,变化无方,以达为节。   是以抗者过之,而拘者不逮。夫拘抗违中,故善..

    《人物志》体别第二
  • 《人物志》卷上 九征第一

      盖人物之本,出乎情性。情性之理,甚微而玄;非圣人之察,其孰能究之哉?凡有血气者,莫不含元一以为质,禀阴阳以立性,体五行而著形。苟有形质,犹可即而求之。  ..

    《人物志》卷上 九征第一
  • 《人物志》英雄第八

     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,兽之特群者为雄。故人之文武茂异,取名于此。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,胆力过人谓之雄。此其大体之别名也。若校其分数,则互则须,各以二分,取彼一分..

    《人物志》英雄第八
  • 《人物志》接识第七

      夫人初甚难知,而士无众寡皆自以为知人。故以己观人,则以为可知也。观人之察人,则以为不识也。夫何哉?是故能识同体之善,而或失异量之美。何以论其然?   夫清..

    《人物志》接识第七
  • 《人物志》利害第六

      盖人业之流,各有利害。夫清节之业,著于仪容,发于德行。未用而章,其道顺而有化。故其未达也,为众人之所进;既达也,为上下之所敬。其功足以激浊扬清,师范僚友。..

    《人物志》利害第六
  • 《人物志》卷中 材能第五

      或曰: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,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。愚以为此非名也。夫能之为言,已定之称。岂有能大而不能小乎?凡所谓能大而不能小,其语出于性有宽急。性有宽急,..

    《人物志》卷中 材能第五
  • 《人物志》材理第四

      夫建事立义,莫不须理而定。及其论难,鲜能定之。夫何故哉?盖理多品而人材异也。夫理多品则难通,人材异则情诡。情诡难通,则理失而事违也。夫理有四部,明有四家,..

    《人物志》材理第四
  • 《人物志》流业第三

      盖人流之业十有二焉:有清节家,有法家,有术家,有国体,有器能,有臧否,有伎俩,有智意,有文章,有儒学,有口辨,有雄杰。   若夫德行高妙,容止可法,是谓清..

    《人物志》流业第三
  • 《人物志》自序

      《人物志》简介   (魏)刘邵 著   《人物志》是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杰作,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、心理学、人才学的重要参考书。全书共三卷十八篇,三..

    《人物志》自序
  • 《人物志》释争第十二

      盖善以不伐为大,贤以自矜为损。是故舜让于德,而显义登闻。汤降不迟,而圣敬日跻。郄至上人,而抑下滋甚。王叔好争,而终于出奔。然则卑让降下者,茂进之遂路也,矜..

    《人物志》释争第十二